广深科创走廊剑指中国“硅谷”,松山湖起重要作用!
日前
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经广州主城区、松山湖、深圳主城区
总覆盖面积达11836平方公里
到2050年
将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剑指中国版“硅谷”
●在11836平方公里内构建“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2030年全社会科研投入在GDP占比超过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60%;
●2050年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将成为指导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系列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创造着新产业新业态。《规划》强调,为顺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广东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部署。
松山湖作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
被列为省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之列
定位为全球性科技园区、国家科技创新策源地
松山湖将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起到重要作用
一廊十核多节点
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三市连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长度约180公里。
十核即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具体为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东莞松山湖、东莞滨海湾新区、深圳空港新城、深圳高新区、深圳坂雪岗科技城、深圳国际生物谷,总面积约34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约243平方公里。构建科技创新重要空间载体,打造全球顶尖科技产业创新平台,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多节点包括广州市国际生物岛园区、天河智慧城等13个,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15个,东莞市中子科学城、东莞水乡新城等9个,合计37个,均为具有一定创新基础,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区域发展的创新节点,总面积约46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约349平方公里。
按照省《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松山湖高新区也被纳入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之列。东莞市同步编制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按照我市规划,在省提出东莞“两核九节点”的基础上,东莞进一步提出在全市构建“一廊两核三带多节点”的创新发展空间格局,其中,“两核”是谋划建设滨海湾新区创核心,强化松山湖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对于松山湖的未来发展,东莞市给出的定位是打造全球性科技园区、国家科技创新策源地。
产业融合 龙头聚集
近年来,松山湖初步建立了新型产业体系。园区建立了以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器人、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4+1”产业体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龙头企业,一批成长性强的中小型企业,园区产业发展质量和结构不断优化。
如今可以看到,沿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华为、生益科技等明星企业,如一节节莲藕紧紧相连,形成从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品通路。未来,更多的新技术、新概念将在广深创新走廊迅速跨界融合,形成“血脉”贯通的超级产业群,酝酿出超级产业。
创新创业 人才高地
近年来,松山湖通过高企培育、创新载体打造和招才引智等工作,聚集起大量的创新资源,园区创新主体实力不断壮大,形成了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地,为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一张图带你看看数据↓ ↓
接下来,松山湖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将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抓手,以加快建设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为目标,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发展的特殊政策、特别机制、特色载体、特惠服务、特优环境,争取更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园区发展。
争取到2020年,人才总量实现翻一番,达到14万人,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达10%,将松山湖建设成为人才高度密集、创新创业高度活跃的试验区和全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之一。
打造中子科学城
中子科学城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战略节点,也是松山湖片区实施“1+6”统筹联动组团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先行区。在中子源等大装置及其他创新要素的带动下,科学城提出发展三大目标:珠三角大装置集群核心,国家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广深走廊联合创新、开放创新、集成创新中心,未来将吸引16万—18万的就业人口。
在中子科学城打造过程中,松山湖也将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实现一批大科学装置、一批研发平台、一批企业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的聚集,将散裂中子源的高端前沿技术注入本土企业,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散裂中子源,一批重大研究项目也在加快布局。东莞市政府、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就将联合共建“材料科学广东省实验室”,开展前沿创新研究,发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接下来,该区域将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即引入同步辐射光源等装置,与中子源协同互补。同时,集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众创空间、检验检测中心等,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孵化-中试”全周期创新生态链。
创新资源 加速集聚
近年来,松山湖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灵魂,持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创新资源、科技成果、创新型企业等各类创新要素向园区加速集聚,已经拥有一大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
为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建设,我市发布了85个创新项目,总投资约2009亿元。而这些创新项目中,松山湖占了11个,其中涵盖了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载体。
↓ ↓松山湖11个创新项目名单↓ ↓
而随着这些科技创新项目建成,必将带动人才、产业、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松山湖将以点的引爆形成创新发展新局面。
接下来
松山湖将进一步打造
全球性科技园区、国家科技创新策源地
助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助推东莞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幸福松山湖热点索引】
你点一个赞,松湖妹涨5毛钱工资↓↓↓